4月18日,鴻達興業(002002.SZ)發布2021年年報,業績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
年報顯示,鴻達興業2021年營業收入約65.23億元,同比增加20.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52億元,同比增加4.68%。
在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上,鴻達興業堅持穩中求進。
作為清潔能源,氫能產業也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根據光大證券研報分析,利用低成本的氯堿、乙烷裂解等化工副產氫,將成為未來供氫模式的主要發展方向。而在此領域深耕多年的鴻達興業自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業績前景可期。
苦練“氫”功
年報顯示,鴻達興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各產業板塊業務穩定發展,經營效益良好。報告期內,扣非凈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6.38%;基本每股收益0.3288元。
其中,傳統業務氯堿產品繼續保持較高開工率和盈利水平,氫能源等發展迅速,也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今年,中國氫能頂層設計方案重磅出臺,規格和內容超出預期,使氫能產業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節奏。
4月12日,國家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了《“十四五”國家安全生產規劃》,其中重點提及氫能,氫能產業標準建設加速。
在政策的加持下,一條荊棘叢生但極具戰略意義的萬億產業賽道浮出水面。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
這是一場全球范圍的競賽,也是鴻達興業努力奔赴的未來。
年報顯示,鴻達興業氫氣產品及相關設備業務實現營收25663.72萬元,占比雖然僅為3.93%,卻同比增長2,931.74%,是增幅最大的業務;毛利率為54.72%,在A股同類公司中繼續保持高水平。同時,超過營收占比73. 87%的公司化工板塊,后者的毛利率為37.22%。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到2050年,預計氫能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產業鏈年產值約為12萬億元。
執著 創新
央行日前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也向市場釋放了金融持續加大力度穩增長的明確信號。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在降成本、擴需求的雙側推動下,氫能源或在未來幾年獲得市場放量,鴻達興業相關業務營收未來可期。
作為我國知名的大型新材料新能源綜合產業上市公司,鴻達興業氯堿及氫氣生產歷史達70年。近年來,鴻達興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政策號召,提出“氯堿”、“氫能”雙主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已成為“制氫、儲氫、儲能、運氫及用氫全產業鏈”的領軍者。
除此之外,鴻達興業還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突出重點,在氫能領域,聚力求突破走在前列。
氫氣是一種極佳的能量存儲介質,既能以氣、液態的形式存儲在高壓罐中,也能以固相的形式儲存在儲氫材料中。而儲氫環節的容量大小決定了氫儲能系統可持續“充電”或“放電”時長,因此儲氫瓶設計研發一直是行業的難點。
對此,鴻達興業與科研機構聯手研發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稀土儲氫材料。相較其他儲氫方式,稀土儲氫體積比容量大,成本低,應用前景廣闊?,F階段已經實現小型化電動車、叉車等場景應用,未來將實現在分布式發電等儲能的應用。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向,鴻達興業積極參與加氫站的建設,早在2019年于內蒙古烏海市成功建設第一座加氫站。此外,鴻達興業更是創新性研發首個移動式加氫站。移動加氫站占地小、組建快、適用范圍廣,成本更是僅為固定加氫站的三分之一。
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表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氫能作為終極清潔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公司將進一步致力于氫能全產業鏈的技術研發,為社會提供更有價值的回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